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石化年产3万吨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 助力新材料产业升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0:05:00    

4月28日,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年产3万吨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将依托上海石化自有大丝束碳纤维专利技术以及内蒙古地区丰富的绿电资源,建设更为节能高效的10条碳纤维生产线,预计2027年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可为风电、储能、低空产业等领域提供大丝束碳纤维材料,为新能源产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助力我国新材料产业升级发展。

碳纤维性能优越,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上海石化研发生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此外,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还可以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上海石化副总经理黄翔宇表示,本项目是在中国石化大丝束碳纤维原创技术基础上,通过持续攻关,实现迭代优化的基础上建设的,设计、装备水平更为安全环保、成熟可靠,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该项目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上海石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碳纤维产业生态链。目前,上海石化正积极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做好碳纤维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大丝束+小丝束”“高性能+通用级”碳纤维产品系全覆盖。

中国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的企业。中国石化集中各种资源,奋力攻克碳纤维关键核心技术,顶层设计,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于2018年取得技术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2022年10月,我国首条48K大丝束碳纤维全国产化生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投产,中国石化成为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截至2024年底,中国石化已累计拥有碳纤维相关专利265项、碳纤维复合材料专利140项,专利申请数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目前,上海石化已拥有2.4万吨/年48K原丝、6000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产能,性能标定已全部达标。

相关文章:

徐州医科大学为中国矿业大学新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09-10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起航赴北太平洋开展公海渔业执法巡航09-10

中金黄金: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已恢复生产09-09

华为中国行2025重庆AI+制造行业大会媒体沟通会在渝举办09-09

军事博主看阅兵后自称变“军盲”,专家:美国的PPT在中国成真了09-05

(抗战胜利80周年)法国医生贝熙叶之子:父亲愤怒于日本暴行 视帮助中国人民为理所当然09-02

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上合力量”09-01

女子裸睡时陌生男子刷卡闯入!回应竟是‘走错房’?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