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5·18国际博物馆日丨文物“替身”文学大揭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0:23:00    

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展览中,往往能在文物的名片上看到“复制品”和“仿制品”的字样,参观者对这两种类型傻傻分不清,也不禁发问文物真身到底去哪了?难道博物馆里没有真文物?

原来,因为参展或科学研究需求,文物常常会“分身乏术”,再考虑到文物的损耗和运输保存条件严苛,这时往往就需要文物的“替身”们来救场!

你知道吗?文物替身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1:1拷贝文物的复制品,另一种是不追求与原文物完全一致的仿制品。比如你触摸到的文物教具和带回家的文创产品,广义上来讲都是仿制品。

我国对复制品有严格管理标准,既保真又护文物,游览体验不打折,请大家放心哦!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大家快去博物馆,解锁文物“替身”分身术!评论区聊聊你见过哪些有趣的文物“替身”吧!

相关文章:

古装闯关+风琴live!暑期博物馆新玩法不重样07-06

宁波青年做T恤,卖出10个亿06-29

2025山西省第五届家电节暨全省节能宣传周开幕06-28

如果你的手机收到这个弹窗,千万小心!06-21

做昔阳考生的“满分队友” 2025年昔阳县高考志愿服务活动倡议书06-05

文化传承再添新阵地!大同市平城区两家“类博物馆”6月4日揭牌06-05

“馆长说”主题沙龙举办 探讨技术革新与电影博物馆未来发展06-05

漫步朝阳街,登临烟台山,为创作提供丰富养料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