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赤脚下田,手捧秧苗!这所学校的劳动课“土”味十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7 20:20:00    

5月16日,娄星区万宝芙蓉学校组织六年级(3)班、(4)班50余名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插秧实践体验”校外劳动教育活动。通过亲身参与水稻插秧,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农耕文化,体会劳动艰辛,上了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

万宝芙蓉学校开展农耕实践活动。(图源:王桂华)

田间课堂:从“课本”到“土地”的实践

下午,学生们身着轻便服装,赤脚踏入万宝芙蓉学校劳动基地。活动开始前,校外辅导员向同学们示范了分秧、插秧的标准动作,并讲解水稻种植的节气规律和传统农耕文化。“插秧时要保持行距均匀,深扎根才能长得好!”技术员一边演示一边强调技巧。

随后,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划分责任田块,在泥泞的水田中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一株株秧苗插入稻田。尽管动作生疏,但大家分工协作,逐渐掌握了插秧节奏,田间洋溢着欢声笑语。

劳动教育新探索:让课本知识在泥土里“生根”。(图源:王桂华)

劳动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踩进泥里时差点摔倒,但看到自己插的秧苗整整齐齐,特别有成就感!”六(3)班学生周熠玲抹去额头的汗水感慨道。许多学生表示,初次体验插秧后才真正理解了“汗滴禾下土”的含义。

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同步开展劳动教育微课堂,结合《悯农》诗句和现代农业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粮食安全与节约的重要性。

以劳育德,以耕促学。(图源:王桂华)

教育赋能:以劳动实践厚植成长根基

万宝芙蓉学校负责人在活动现场表示:“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我们希望通过田间实践,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既传承‘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又培养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的品质。”

据悉,该校近年来持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已开辟校园种植园、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并将劳动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一堂别开生面的劳动课。(图源:王桂华)

未来规划:打造“农耕+”特色课程链

此次插秧活动是该校“四季农耕”主题实践的开篇。下一步,学校计划围绕春种、夏管、秋收、冬藏设计系列课程,组织学生参与作物养护、收割脱粒等环节,并融入科学观测、生态保护等跨学科内容,让劳动教育更立体、更贴近生活。

夕阳西下,学生们带着满身泥土和收获的喜悦离开农田。一片片新绿的秧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与少年们共同许下关于成长与丰收的约定……(图文/王桂华)

相关文章:

赤脚下田,手捧秧苗!这所学校的劳动课“土”味十足05-17

课改经验背后的故事更值得品味05-08

大渡口区第六届农耕文化节圆满落幕05-06

莱州一名教师今天登上《烟台日报》头版 她三次人生“逆行”播下科学种子05-05

北大红楼日志|5月4日05-0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建设项目04-30

从绳间跃动到AI共舞 创新形式解锁劳动教育04-30

未来之城如何打造“未来教育”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