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那颗让地球人颤抖的小行星,可能奔月球去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8:00:00    

△资料图(央视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调皮的宇宙空间旅行者小行星,几乎每天都在造访地球。或给地球带来一闪而过的浪漫,或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今年2月,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将于2032年撞击地球的新闻让全球不淡定,联合国为此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以应对这一潜在威胁。

如今,过了2个多月,调皮的2024 YR4去了哪里?

4月28日,封面新闻在成都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小行星防御专家李明涛。“按照目前监测数据,2024 YR4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几率趋近于零,但是它撞击月球的风险却在增加。科学家仍然在密切监控它。”

李明涛介绍,我国计划将在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任务中,安排月震仪,到时候,小行星撞击月球产生的震动效应,就有可能被人类用来研究月球的内部结构。“小行星并非完全是有害无益的,比如掉落在地上的陨石,能给我们带来宇宙的信息,还有一些小行星含有丰富的金、铁、铂族贵金属等元素,将来说不定人类还可以到小行星挖矿……”

小行星长什么样?

2012年12月,嫦娥二号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的深空,与一颗名叫图塔蒂斯(Toutatis)小行星进行了近距离的交会,并给它拍了一张清晰的全身照。图塔蒂斯小行星的形状非常独特,可以用“生姜”来形容。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头较小的“头部”和一头较大的“身体”,整体看起来像是两块不规则的石头拼接在一起。它的表面凹凸不平,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还有许多巨石和线状结构。这种奇特的外形让它在众多小行星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纪录片《我们的征途》截图

△纪录片《我们的征途》截图

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上,“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小行星,有的像骨头、有的像葫芦、有的像松鼠、有的像沙包;有的“敦厚老实”,有的“活泼好动”,一有机会就造访地球。过去几年,每年都有“小不点”造访中国,从香格里拉到西双版纳,从吉林到青海,从河南到浙江……很多人肉眼看到小行星变成的火流星划过天际。

在成都西川实验学校、成都泡桐树小学,李明涛向同学们展示了这些来自46亿年前的天外来客:有2013年坠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的直径达18米的小行星坠落的陨石残片,有在西北非发现的碳质球粒陨石,有来自灶神星的陨石,有来自火星的陨石;他们有的外层黑亮,内层像粗糙的水泥,有的颜色像烧红的砖块,“小行星一般分为碳质、石质和金属质,金属质的小行星富含铁、镍和铂族贵金属。”李明涛介绍,目前,被人类发现的太阳系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有上百万颗。

△坠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的陨石残块

△成都星际空间科学馆陨石在成都泡桐树小学展览

2024 YR4可能奔着月球去了

2024年12月27日,智利的小行星撞击最后警报系统(ATLAS)望远镜捕捉到了一个快速移动的不明物体,这便是后来被命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经天文学家仔细测算,这颗小行星的直径介于40至100米之间,是一颗石质小行星。天文学家一度预警,2024 YR4将在2032年接近地球,撞击概率最高达到了3.1%。

不过,到了2025年4月,一份更新报告指出,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已被排除,它告别地球,奔着月球去了。

李明涛告诉记者,日前,NASA 的近地天体研究中心对2024 YR4轨道进行了更新,奔着月球而去的2024 YR4撞击月球的概率达到3.8%,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锐警系统威胁预警模块通过计算亦得出,2024 YR4小行星在2032年撞击月球的概率为3.87%,与NASA结果吻合。锐警系统对撞月走廊进行了预报,目前主要分布在西经120°至东经30°、南纬30°附近的撞击条带上。

九种方式防御小行星

如果一颗直径为100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将给人类带来灾难。“目前,这类小行星已经被发现了95%,大约940颗。”李明涛介绍。而那些直径在20米左右的小行星,则有数百万颗之多,人类对它们所知甚少。

如果一颗直径0.5米的小行星穿过地球大气层,摩擦,可能变成发出耀眼火光的火流星。再如果,这颗小行星有6层楼高,18米宽呢?2013年,一颗重达近万吨的小行星造访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造成了1500人受伤,7000幢房屋受损的灾难。而据科学家研究推测,6600万年前地球霸主恐龙的灭绝,大概率也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

李明涛介绍,为了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人类设想了九种方式。躲到地下建筑工事中;利用核弹将小行星炸成碎块;动能撞击,发射飞行器高速撞击小行星以改变其速度和轨道;使用飞行器捕获并拖走小行星;让航天器与小行星伴飞,通过自身的引力逐渐改变小行星的轨道;激光烧蚀,用高能激光蒸发小行星表面物质,产生的反作用力可以缓慢改变其轨道;向小行星表面喷射高速离子流,改变小行星的速度和轨道;在小行星表面涂上一层“漆”,改变小行星的反照率,进而改变小行星的热辐射性质,再通过雅科夫斯基效应改变小行星轨道。从小行星上挖取物质,并用电磁弹射装置高速抛出,以此改变小行星的质量分布和轨道。

这九种方式多数处于理论研究或初步实验阶段。动能撞击是目前技术上最成熟、最可行的方法,并已被NASA的DART任务验证。

中国航天将论证实施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和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根据国家航天局此前介绍,我国将于2030年前首次小行星防御在轨验证任务。任务包括两颗航天器,撞击器实施撞击,探测器实施在轨探测评估。

相关文章:

那颗让地球人颤抖的小行星,可能奔月球去了04-30

探秘绿色工厂 成都龙泉驿洛带小学开展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04-28

习言道丨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04-22

世界地球日丨我们等你来领奖~04-22

因地制宜发展轨道交通04-14

地铁内“表白同性”,两男子落网!警方通报…04-11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A星02星04-03

我国科学家牵头成功构建近全球地表太阳辐射高精度监测系统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