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15曝光保水虾仁涉事企业现状:多家涉事公司被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4:18:00    

5月7日,据东方财经消息,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保水虾仁问题,其中多家公司被点名。

天眼查深度风险信息显示,近日,315曝光的多家保水虾仁涉事公司因生产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被市场监管部门没收涉案虾仁并进行处罚。

其中,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6290元,罚款212.3万余元,并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862.5元,罚款128.25万元,并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248.8元,罚款226.4万元,并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前该公司已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416元,罚款181.85万余元,并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对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某罚款19.44万元、主要负责人陈某罚款37.2万余元。

此前,3·15晚会接到群众举报,称有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保水剂即食品水分保持剂,常用复合磷酸盐,能保持虾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长保质期,业内称这样的方式为“保水”或“泡药”,但部分企业却用保水剂来“给虾增重”。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国家对冷冻水产品中磷酸盐的添加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但多家企业“会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规格的虾仁”,例如,一家企业的虾仁磷酸盐添加量达到千分之三十,浸泡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保水率高达百分之二十,这会导致虾仁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企业负责人却对此并不在意。毕竟水比货压秤,添多少,就能多出多少重量。

在另一家水产企业的生产现场,泡完药的虾仁被迅速送入冰冻环节,工人告诉记者,包冰是为了二次增重。

走访过程中,多家企业告诉记者,尽管虾仁在加工时添加了保水剂磷酸盐,但他们的成品外包装上,并不作标注,成分表仅标明虾仁和水。

据悉,长期过量摄入磷酸盐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例如消化系统问题、导致人体的钙磷比失衡、缺钙、引发心血管疾病。

来源:法治时报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3·15曝光保水虾仁涉事企业现状:多家涉事公司被罚05-08

第25届中部(长沙)糖酒食品博览会5月9日至11日在长沙举行05-07

同比增长20.63万户 2024年四川纳入信用评价纳税人达253.9万户05-06

埃夫特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57万股,成交额1169.64万元05-06

罗普斯金一季报摆乌龙,大股东股权质押少了9倍,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对股价表达不满05-06

云岭青年挺膺担当|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唐维伟:笃行公益路 涓滴汇爱心05-05

每分钟超1000万元!中欧贸易持续向好05-04

我国经济总体产出持续扩张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