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西安“北跨”发展集结号正式吹响,推动资源要素、工作力量和项目布局向渭河北岸聚集。经开区作为这一战略的核心承载区与西安工业经济的主战场,泾渭工业园、渭北工业园等经开区产业一线正以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不断刷新着发展速度,持续壮大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产业集群,为西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坚实的“硬核”支撑。
这片热土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个个重点项目加速落地、投产达效,书写着西安产业发展的加速度与新篇章。

泾渭工业园作为经开区成熟的工业聚集区,基础雄厚,产业生态完善,一批重点项目正进一步巩固其优势地位,并向着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迈进。

天大钒业高纯度中间合金研发生产项目是新材料领域的生力军。总部位于河北承德的天大钒业,正是看中了西安丰富的科教资源与强大的下游产业链配套优势,决定投资3.5亿元在此设立西安天大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致力于高纯铌(钽)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规划年产能1000吨,预计年产值可达4.7亿元。

“西安经开区在土地报批‘黄金期’提前介入,多部门协同提供全流程辅导,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什么是‘经开温度’。”公司副总经理李文娟说。让李文娟印象深刻的还有“经开速度”——从摘地到开工仅用时70天。目前,项目桩基及基础工程正紧锣密鼓进行中。

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扎根泾渭新城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西安经开区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服务,为我们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沃土。”公司行政总监郭计化介绍道。

多年来,该公司通过持续自主研发,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实现了光刻胶关键材料100%国产原材料+100%国产设备工艺的全链条创新,其宽温液晶材料技术国内领先,成功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基于对经开区发展环境的坚定信心,公司决策增资5.8亿元,开建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研究和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年产1.5万吨相关产品,填补我国半导体光刻胶及其核心材料技术空白,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卡脖子”难题。

西安智德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作为陕汽新能源重卡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专注于新能源电驱动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助力重卡电动化进程。成立仅数年,其发展势头惊人,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猛增201%,全行业市场份额已超10%,具备年产10万套控制器的能力。

“西安经开区清晰的产业规划和精准的政策扶持,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搞研发、拓市场。”公司董事长李司光表示。智德电控每年带动上游供应商配套产值超2亿元,有力推动了西安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集群的壮大与升级。

西安辰安电气有限公司同样是在经开区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代表。18年来,辰安电气深耕风力发电领域,企业手握40余项核心专利,其10.5kV高压双馈电机技术成功填补国内空白,新建的25MVA大兆瓦电机实验平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在经开区实现了从0到1个亿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年产值4亿多元,我们已经做到了中国风力发电企业的头部。”公司副总经理居荣介绍道。西安经开区事无巨细纾困解难,这种“经开力度”是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支撑。目前辰安电气可提供1.X到12.X MW全功率段产品解决方案,持续为绿色能源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渭北工业园是西安“北跨”战略空间拓展的核心区域,承载着经开区未来产业增量发展和能级提升的重任。这里项目投资力度大、技术含量高、集群效应强,发展势头更为强劲,是当前经开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

依必安派特风机(西安)有限公司的故事是经开区一流营商环境的最佳诠释。这家全球电机和风机领域的“隐形冠军”自投产以来,年均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2024年产值已达12.5亿元。
“选择落户渭北工业园,不仅在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更在于经开区实打实的支持。他们把企业的事放在心上,更把每一份需求落到实处。”该公司供应链总监党若雯介绍,曾因厂区外道路无路灯,给夜班员工带来通行不便,反馈后仅一周“点亮”工程就落地;园区领导还主动搭台,推动企业间合作;更有专项团队上门对接企业难题,责任到人。这份优质的营商“软”环境换来了企业坚定的投资信心。

2024年,依必安派特追投5亿元打造的亚太研发及风机制造中心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20天,是经开区政务服务高效优化的生动缩影。目前该项目主体结构已完工,预计竣工后,将成为依必安派特全球最大的单体生产基地和辐射亚太、中东及非洲地区的研发中心,发展前景广阔。

陕西美兰德炭素有限责任公司的碳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项目展现了新材料产业的“硬核”科技实力与建设速度。该项目总投资10.7亿元,占地约130亩。其建设进程充分体现了“经开速度”,开工后仅用3个月就实现了办公楼及厂房主体封顶,预计今年10月即可建成投产。

公司副总经理樊乾国介绍:“该项目攻克了制备碳基复合材料的技术壁垒,生产综合能耗大幅下降。”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碳基复合材料3000吨,年产值10亿元的目标,为新材料产业集群增添重要一环。

西安优耐特容器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稀有金属装备研发制造的领军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十余年前便扎根于经开区泾渭工业园。为谋求更大发展,其在渭北工业园投资12.2亿元建设的新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占地200亩,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6.9亿元,产能将实现跨越式提升,达到原来的5倍以上。

“新项目建成后,一方面将彻底突破制约我们企业发展的产能瓶颈,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完善产业布局;另一方面,还能发挥装备制造的龙头牵引作用,带动上游材料的工程化应用和市场推广。”公司总经理张卫刚表示,该项目将与区内钛锆镍合金及复合材料加工类企业形成相互支撑和产业协同,为陕西省钛及钛合金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提供重要产业支撑,战略意义深远。

泾渭工业园、渭北工业园等经开区各大工业园的协同发力、错位发展,共同构筑了西安经开区“北跨”发展的坚实产业底座。这些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与高效运营,离不开经开区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经开区以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为目标,创新“一项目一策”工作法,深化运用“提前介入+帮办代办+容缺预审”等服务机制,为项目提供全周期督导、全要素保障。
正是这片优质的营商“沃土”,滋养了创新种子,培育了产业森林,使得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持续攀升,挺起了西安工业经济发展的脊梁,在“北跨”战略的宏伟蓝图中全速前进。
相关文章:
优质项目+优势企业+优质服务=加速崛起的“硬核”经开08-22
青岛成立百企联盟,发力AI场景创新08-22
半年分析 | 稳增长关键:如何在5G下半场改变经营基本面?08-21
1.3万头牛,快来漳州诏安了!08-21
影石“撒币”容易,“偷家”大疆很难08-21
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一面锦旗映初心,十分诚意践使命08-20
福州出台27条措施守护“舌尖上的安全”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