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迅(通讯员 张辉 记者 李孝华 )时下,走进汉阴县城关镇中堰村民兵产业园智慧果蔬大棚,一串串晶莹剔透的七彩圣女果挂满枝头,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紫的若霞,宛如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盘。果农们穿梭其间,娴熟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分拣包装区,果农们将圣女果按颜色、糖度分级包装。“青色果甜度高,适合鲜食;红色果酸甜适中,主要供应餐饮店。”村民刘大姐介绍,自己以前在外地务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在欢乐采摘区,游客们一边采摘一边拍照,通过发微信朋友圈向亲朋好友展示观光采摘的乐趣。

走进3号智能大棚,迎面可见电子屏实时跳动着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我们这套物联网系统能自动调节大棚内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2-28℃,湿度控制在60%,比传统种植节省40%的人工成本。”大棚负责人刘少涛指着棚顶的水肥一体化管道介绍,每个大棚都安装了土壤墒情传感器和虫情监测仪,滴灌系统会根据数据自动施肥。

中堰村民兵产业园的智慧大棚并非普通产业园,而是汉阴县城关镇“民兵+产业+数字农业”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2021年,城关镇党委指导中堰村整合村集体土地,组织30名基干民兵参与建设,从平整土地到安装设备,经过两个月努力,建起了标准化大棚,大棚除了圣女果,还有绿宝甜瓜、吊蔓西瓜、高架草莓等水果。目前,产业园正在打造游客服务中心、农耕文化展览馆,推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春日的阳光映照在智慧果蔬大棚上,与棚内五彩缤纷的圣女果相映成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民兵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为农产品提质增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堰村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既要立足村情,又要大胆创新,既要发挥组织作用,又要动员群众参与。一颗颗七彩圣女果,不仅承载了群众增收的希望,更描绘了乡村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图景。
相关文章:
新闻特写丨塔元庄的第五张“全家福”:幸福再定格,发展启新程07-12
“帮助更多和自己一样的人”(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07-10
新华每日电讯:榕江“双向奔赴”,守望相助筑起“最坚固堤坝”07-02
孟加拉国一政客闯入民宅性侵21岁女子,另有4人拍下求饶视频,村民愤怒殴打政客!警方已将5名嫌犯逮捕07-01
肃南:乡村“美颜计” 治理“不歇脚”06-30
“能为老百姓冲锋在前,我特别骄傲”06-26
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临沂请示!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