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连续一周雨雨雨!重庆人小心惹“毒”上身!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9:38:00    

【来源:第1眼新闻】

据重庆气象台预计

接下来一周

重庆大部分地区都是

雨雨雨雨雨雨雨雨

下雨天

有一种病要警惕!

近期深圳有位王先生

他怎么也没想到

只是雨中蹚了一下水

居然让他发烧到40℃

而且还感染上了丹毒

暴雨湿鞋一天没换

之后高烧不退

王先生告诉记者

那天暴雨 地上有积水

他当时就穿鞋踩了过去

由于短时间内

找不到干鞋更换

他就那样湿着脚了一整天

之后就开始发烧了

王先生不光发起高烧

左小腿还出现了明显红肿疼痛

他觉得很不对劲

于是赶紧跑到了医院就诊

图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雨水泡脚导致链球菌感染

易引发败血症危及生命

经医生诊断

王先生是因长期患足癣

趾缝皮肤糜烂

雨水浸泡导致屏障破损

引发链球菌感染

这种情况下若不及时治疗

有可能引发败血症

严重者还有致命风险

经过5天抗感染治疗之后

王先生体温恢复正常

小腿红肿疼痛的情况也好转

目前康复出院

蹚水行为隐患多

易感染丹毒等疾病

医生介绍,地面和地下管网中有各种污物,道路积水中混杂了 大量致病细菌、病毒、真菌 等,如果双脚皮肤有破溃,细菌从小的皮肤伤口进入皮下淋巴管,很容易导致感染 丹毒、脚癣等疾病。

看似很常见的蹚水行为

其实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丹毒是什么?

丹毒俗称“流火”,大多数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下肢和面部,表现为局部的红斑、表面发热,伴有疼痛,与周围正常的皮肤之间分界比较明显。

“丹毒 ” 患者患处 资料图

据了解, 丹毒多发生在足部,尤其有足癣或糖尿病的患者,和脚趾缝间糜烂、皮 肤表面有小伤口的人群容易感染。

特别是在雨季,遭遇暴雨积水后,有人会 选择蹚水出行,因此导致感染风险 。

除了局部皮肤的红肿疼痛外,丹毒患者局部的淋巴结也会肿大。 若不及时处理,严重者可能发展为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为此医生特别提醒:市民们在雨季外出时,应尽量穿上雨鞋,脚湿 后也应该立即用自来水清洗脚和皮肤,如有皮肤破损,局部可用碘伏擦拭消毒, 防止感 染,并保持皮肤和鞋子干爽。

皮肤如出现红斑、水泡、瘙痒等症状,更要及时就医,尤其是本身就有足癣或其他皮肤病的患者,切勿凭经验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近期

多地的暴雨说来就来

外出路上常常“水漫金山”

不少小伙伴

会穿拖鞋或赤脚蹚水

殊不知这一举动

暗藏隐患

地面和地下管网中有各种污物,道路积水中还混杂了大量致病细菌、病毒、真菌等,如果双脚皮肤有破溃,细菌就会从小的皮肤伤口进入皮下淋巴管,容易感染丹毒、脚癣、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

下雨天蹚水后

回家这样做

  • 及时清洁

用清水冲洗双脚,去除泥沙、污水中的污染物。

再用肥皂清洗,避免用力搓擦,防止皮肤破损。

  • 彻底干燥

用干净的毛巾轻拍吸干水分,尤其注意擦干趾缝,避免因潮湿滋生真菌。

可用吹风机冷风档辅助干燥

  • 消毒防护

微小伤口或瘙痒时,可用碘伏涂抹消毒,勿用酒精

既往有脚气者,在擦干后立即涂抹抗真菌药膏,如阿莫罗分乳膏。

雨天户外行走指南

  • 外出穿着雨靴

暴雨天气,非必要不出门。如需外出,要避免接触受污染的水,并应做好防护措施,如穿雨靴、戴手套等。

  • 避开导电物体

尽量避开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及树木等有可能导致触电的物体。若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必须绕行

  • 携带长杆探路

避免掉进缺失井盖的下水道,或被积水中的障碍物绊倒。

眼老师在此提醒

脚部有伤口

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最好不要蹚水

如需外出请穿雨靴

若蹚水后皮肤出现

红斑、水疱、瘙痒等症状

请及时就医

尤其是本身就有

足癣或其他皮肤病的患者

切勿凭经验用药

以免延误病情

来源:第一现场、广州卫健委

(重庆广电-第1眼TV编辑 张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连续一周雨雨雨!重庆人小心惹“毒”上身!05-18

五分钟响应机制背后的防汛智慧05-16

“75万元买路由器”业主方评标专家:虚假应标,专家被坑05-12

中甲联赛第八轮:重庆铜梁龙客场5∶1横扫广东广州豹,豪取七连胜领跑积分榜05-11

强降雨来袭,有他们守护!05-09

挽裤腿 踏渍水 勤巡控 忙疏导——武汉硚口交警积极应对暴雨05-08

比利时“土豆医生”与中国的故事05-07

娜妹聊天 | 明天,强降雨继续!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