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穿越“风暴” 闯“关”远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8:00:00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突破性成果,中美双方宣布取消91%的加征关税、暂停24%的“对等关税”,这场期待已久的“关税破冰”,让外贸人暂时松了一口气。生产线开启“倍速模式”,仓储物流昼夜运转,积压订单加速发往大洋彼岸……从“焦虑等待”到“全速冲刺”,外贸人该如何抓住降关税“窗口期”,抓紧“去库存”、积极“转方向”、努力“抢先机”呢?

1、关税破冰 全速冲刺,苏州企业抢抓“窗口期”

走进华佳丝绸的生产车间,扑面而来的,是久违的忙碌气息。

织造车间内,机械化设备24小时马不停蹄地生产各种丝绸面料,而在不远处的服装车间,制版师、缝纫工同样忙得一刻不停,赶着缝制2万多件订单。

急,是企业销售负责人王永瑜提到的高频词汇。在她的邮箱里,来自大洋彼岸的邮件满满当当,毫无例外,每一封邮件都透露出同样的诉求:加急。相较于此前的订单焦虑,现在她最头疼的,是如何在满负荷的生产排期表上,挤出更多可能。

作为一家全产业链式的丝绸企业,早在1990年,华佳丝绸就走出了国门,经过30多年的开疆拓土,企业海外营收占比超过半数,其中,美国市场年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占总销量的30%左右。

当美国挥下关税大棒时,企业承压不小。短暂的慌乱过后,企业迅速打出了组合拳,依托全产业链优势,一方面为坚持出货的客户让利减负,另一方面则为观望中的订单备足“弹药”。得益于前期充分的准备,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正式发布后,企业也迅速反应,按照客户的需求,第一时间完成发货。如今,被迫暂停的订单加速重启,产线全线复苏,企业最近还收到不少新订单,生产计划密密麻麻地排到了九月初。

在贝昂智能的生产基地,同样是一幅与时间赛跑的火热景象:产线上,马力全开,仓库内,整装待发的货物满满当当,厂区里,物流车辆往来穿梭,交织成一首外贸复苏的“进行曲”。

在这一轮关税风暴中,贝昂智能的空气净化器产品出口美国的税率一度高达175%。不过,凭借着独特的技术优势,企业的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量还是实现了逆势增长,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叠加美国经销商普遍的库存焦虑,让企业海外市负责人章燕,频繁遭到美国客户的“连环CALL”。

2、增运力 保舱位,苏州助企“家门口”出海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出现缓和迹象,外贸人也正面临一个幸福的烦恼——“一柜难求”!不少货代公司都表示,5月12日之后,由于大家都在抢着发货,市场节奏紧张,到5月底去往美国的航线都接近爆舱。如何缓解紧张的运力,成为当务之急!

业内人士表示,此前由于关税问题,不少国内外贸企业不敢轻易“出货”,美国企业也不敢轻易“收货”,导致不少货物积压。加之美国实行的高关税政策,致使许多船运公司减少了对中国港口的挂靠,还有些船运公司将船投入到东南亚、日韩和欧洲航线,多种因素叠加之下,导致了当前到美国的运力相对紧张。

如何抢舱位,保出口?苏州成立了航运专班,通过举办对接会等活动,打通需求与资源的壁垒,全力支持企业拓展国际航线、稳定外贸基本盘。在苏州国际航运物流供需对接会上,来自苏州本土的10家头部货代、船代企业,27家外贸及相关产业的企业代表,面对面开展交流沟通,力争开辟多元化物流通道。

苏州港同样积极加强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与上海港深度联动,提升“苏申快航”服务能级,日货量平均增幅达34%。其中,苏申快航新增4条船舶,运力达到25条船舶。

同时,由苏州港稳外贸工作专班牵头,联合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两大国际枢纽,并携手海关、海事、码头及物流企业,联合办公,从运价协调到舱位保障,统筹协调船、货、箱资源,全力为外贸企业保驾护航。

3、谋转型 抓机遇,变“冲刺”为“战力”

“爆单”热潮之下,身处一线的外贸人也深知,这90天绝非可以松懈的“缓冲期”,而是一场“极限竞速”。在90天之后,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依旧存在,“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高悬!当短期抢运的硝烟散去,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在全球化格局重塑的当下,外贸企业又该如何将这次“应急冲刺”转化为“持久战力”呢?

作为一家家电制造型企业,昆山奕昕电机去年外销占比超95%。在关税的重压之下,企业不少产品出海计划受阻,导致积压。

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波动,企业决定积极探索内销转型路径。然而,作为产品准入的强制性制度,CCC认证常规流程需1至2个月。得知企业当下面临的困境后,苏州市稳外贸工作专班和昆山政府,立刻组织专人与企业开展对接,为企业最短时间进入国内市场提供保障。

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5月19日,企业收到了3C证书,原先四周左右的办理时间缩短至一周。在搞定“大眼仔”的3C证书后,苏州又在帮助企业对接电商平台和线下大型超市,出口转内销已不是应急之策,而在成为长久之道。

事实上,与奕昕电机一样,经历了这一轮的“对等关税”风波后,不少中国企业“出海”的心态已经悄然改变:美国虽然是重要市场,但并非唯一。提前布局多元市场,深耕品牌,以及技术壁垒提升,正在成为企业出海新的关键词。

当然,这轮关税战,也给外贸人上了一堂课,产品的竞争力,才是真正的护城河。当下一堵“高墙”来临时,只有牢牢地将破墙的“利器”握在手中,才能迎难而上,踏出一条“闯关”之路。

编辑:小w

相关文章:

穿越“风暴” 闯“关”远航05-25

美债危局持续冲击股市!波动性风险或卷土重来05-25

蔚来发布“苏州车辆被其他品牌车辆引燃”的说明:一台发生热损的其他品牌车引燃两辆蔚来05-25

美国封杀哈佛3天前临时甩锅中国,75%在美科学家考虑离开05-25

特朗普之子赞助增强运动会,鼓励让运动员“合法嗑药”破纪录05-25

哈佛大学答南都:国际学生禁令前所未有,对非法报复强烈谴责05-24

买卖股票时机“恰到好处” 美政界多人涉嫌内幕交易05-24

国际观察|哈佛大学“国际禁招令”或加剧美国人才“出走潮”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