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孙煜瑶 柳子倩)“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但回头想想,都是传奇。”7月12日上午,荆州籍作家刘楚昕携漓江文学奖获奖作品《泥潭》回到家乡,深度解析获奖作品《泥潭》背后的创作密码。在荆州市图书馆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这位从荆州走出的青年作家,面对媒体的提问,展开了一场关于痛苦、记忆与文学初心的深度对话。

刘楚昕是土生土长的荆州人,《泥潭》从2013年构思动笔,2016年完成初稿,后续又不断修改、打磨,直到2024年完成了终稿并获奖。当被问及《泥潭》中沉重的历史悲怆感和创作动力时,刘楚昕首次披露更多细节。
创作期间,刘楚昕多次回到荆州,从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故乡的青石板路纹理,古城墙的砖缝沧桑,皆被他细细密密地织进《泥潭》的字里行间。

《泥潭》预售开启仅8小时就售出5万册,首日售出10万册,8天达到30万册,三周售出40万册。面对突如其来的“爆火”,刘楚昕保持着清醒的认知。

对于未来,这位青年作家表示已经做好了再出发的打算,面对家乡读者,他寄语道:“迷失在黑夜中时,不妨抬头看看星空;如果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人应当面对自己的良知。”
编辑: 袁超伟
相关文章:
纵览·9张|小院里的“猫妈妈”07-12
【重走西北角】延安剪纸艺人李福爱守正创新 巧手剪出美好新生活07-10
写点生活|慈心稳婆舒五根:生命摆渡人07-10
她让“一人独唱”变为“全城合唱”07-09
宁波青年做T恤,卖出10个亿06-29
如果你的手机收到这个弹窗,千万小心!06-21